今年3月底,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胡学文的全新长篇小说《龙凤歌》。该书是“凤凰文学奖”举办三届以来首部获得首奖的作品,“凤凰文学奖”评委会高度认可这部作品:小说用半个世纪的跨度,写一个家庭两代人的人生和命运。小说塑造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母亲形象,她以她的“爱”与“怕”折射了一个匮乏时代中国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和不屈的生命力。
8月9日,该书的新书分享会在北京雍和书庭举办。本场活动以“复调叙事与中国寓言”为主题,邀请了评论家贺绍俊,诗人、评论家杨庆祥作为嘉宾,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担任主持,与本书作者胡学文共同探讨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与文学价值。
《龙凤歌》聚焦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细腻地描绘了从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到现实巨变的新世纪中,豆庄各色人物的生命境遇,思索这片土地上的乡土是如何随时代律动打开的。《龙凤歌》里,胡学文不再强调百年历史这样的浩阔之语,而是深入普通家庭,写出了几代人在时代长河里的心结与缘分。故事的核心围绕朱灯、朱红这对性格迥异的龙凤胎兄妹展开。当年。他们的母亲马秋月因一匹枣红马与父亲朱光明结缘,诞下龙凤胎。朱灯性情温和,行事谨慎,以中专生身份实现“农转非”,此后仕途顺遂,从公办教师到县长秘书、报社主任;朱红性格刚毅,敢爱敢恨,在婚姻破裂后,毅然投身服装事业,并培养一双儿女成才。母亲马秋月在朱灯、朱红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典型中国式家长的期待和寄托,内心往往陷入自我编织的牢笼。直到第三代长大成人,马秋月才从生命不息的长流中感受到释然和幸福。朱灯、朱红兄妹迥异的性格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谱写出一曲“龙凤歌”。也反映了广大农人后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选择、坚守、命运流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凤歌》是为60后至80后这一社会群体代言,细腻地勾勒出他们的历史脉络、成长轨迹与肩负的责任。它生动地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浪潮的汹涌冲击下,如何在生活的风雨中艰难前行,又如何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改善生活,实现家庭的点滴进步。因此,《龙凤歌》是一部典型的时代之歌,从时代的巨变起笔,写改革进入深水区的90年代,并直抵当下。
此次分享会不仅为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与作家和同行交流的平台,也让更多人走进了《龙凤歌》构建的文学世界,感受到了复调叙事与中国寓言的魅力。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而《龙凤歌》所引发的文学思考和讨论仍将持续。据介绍,《龙凤歌》今年4月上市以来,收获良好口碑。开卷数据显示,该书入围2025年4月总榜前十、内容电商新书榜前十,入选2025年4月“中国好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谭华)
杠杆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