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嗓子像塞了团棉花,眼睛也干得发疼……"上周门诊时,58岁的张阿姨攥着体检报告直叹气。连续三个月的燥热天气让她饱受口干舌燥、视物模糊困扰,尝试过各种润喉糖却收效甚微。我翻开她的病历本,发现空腹血糖值已悄然升至临界值——这正是中医所说的"燥热伤津"典型症状。
这样的案例在秋季门诊中并不少见。据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2000例患者的跟踪研究显示,83%的秋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症状,其中45岁以上人群占比达67%。当空调房与户外温差超过8℃时,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会下降30%,这正是燥邪入侵的"黄金窗口期"。
但张阿姨第二次复诊时,症状已明显缓解。她神秘地从布袋里掏出个翠绿的瓜:"听邻居说这瓜能当药吃?"这个被称作"天然润燥三宝"的丝瓜,正悄然成为家庭药箱的新宠。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每100克丝瓜含维生素C 15毫克,是西瓜的4倍,其特有的皂苷成分能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相当于给肺脏做了一场"天然加湿"。
更令人惊喜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动物实验证实,丝瓜提取物可使角膜上皮细胞再生速度提升22%,这对长期面对电子屏幕的现代人堪称福音。在江南地区,民间早有"秋吃丝瓜赛人参"的说法,老一辈人常把丝瓜络保留下来煮水喝,正是利用其全株入药的特性。
今天教大家一道"蒜蓉清炒丝瓜",选嫩度适中的本地丝瓜,去皮后切滚刀块。热锅凉油爆香蒜片,待香气溢出时下丝瓜,大火快炒2分钟至边缘微透,加少许盐调味即可。翠绿的瓜肉裹着晶莹的汤汁,入口清甜中带着蒜香,既保留了最大营养,又符合现代人少油少盐的饮食需求。
当张阿姨第三次走进诊室时,血糖值已回落至正常范围。她指着手机里存着的丝瓜照片笑道:"现在全家都跟着我'吃瓜',连小孙子都抢着要第二碗。"这或许就是中医"药食同源"的魅力——最好的良药,往往就藏在厨房的菜篮里。
杠杆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